新聞標題【民報】金門采風/實為孝親建造,但久遭軍方強占的張文帝洋樓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金門采風/實為孝親建造,但久遭軍方強占的張文帝洋樓

 2017-06-05 11:05
沙美張文帝洋樓刊頭啜天空。圖/金門縣文化局
沙美張文帝洋樓刊頭啜天空。圖/金門縣文化局

繼大地「吳心泉宅」古蹟捐贈後,金門鄉親張文帝的後代家族也捐贈「張文帝洋樓」給金門縣政府,期望他們父執輩胼手胝足留下的不凡成就與榮耀,永留家鄉金門。

座落於沙美的「張文帝洋樓」,位於金沙鎮勝利路1號左側,新申請的門牌為「沙美200號」,建於1935年,係僑居馬來西亞的金門人士張文帝親自回鄉監督興建。張文帝原來打算蓋給父母親回鄉養老之用,但剛才落成,就爆發二次世界大戰。

還來不及住進的洋樓,於1936年(昭和11年)至1945年(昭和20年)日軍占領期間,洋樓遭徵收作為日軍駐所。1948年至1958年間,改由中華民國的國軍駐紮。1953年金門地區發生鼠疫,「金門鼠疫防治處」就設在張文帝洋樓內。

1958年至1989年間由憲兵隊進駐,當地鄉親均以「憲兵隊洋樓」來稱呼張文帝洋樓。這五十多年來,張文帝洋樓都是由軍方使用。當年為了防禦需求,軍方甚至在頂樓加蓋監視哨,從建物後方還可看到突兀的銃樓。

張文帝於1987年過世,臨終前他交代子女,不能把金門故鄉的「張文帝洋樓」賣掉,因為這棟洋樓是他為父母興建的,具有孝親奉養的意義。因此張文帝的子女決定把洋樓捐給金門縣政府。

張文帝洋樓的特色

張文帝洋樓的格局為洋樓建築中的出龜洋樓,加一層樓後落後裙房,本體牆身材料為正面下緣堵石,上緣抺灰、彩色瓷磚,側、背下緣花崗石,上緣抺灰,屋身構造為RC;立面山頭飾以柱飾、雙獅、浮雕,横樑刻有「1935」文樣,標示是在1935年落成啟用。

張文帝洋樓和金城的陳詩吟洋樓,以及后宅的王金城洋樓,遠遠看去外觀都很相似,都是出龜洋樓,只是前二棟洋樓有加護龍,建築範圍較廣,張文帝洋樓較單純,二樓洋樓主體加上後落後裙房,四周則以圍牆環繞保護,主體山頭上裝飾有雙獅環球及花草紋飾。

主體門柱為六角柱,一樓外廊有六隻六角柱,大門橫楣上有「清河衍派」字樣,是張氏的郡望,洋樓的立面都有「馬約利卡磁磚」,這種磁磚被大量運用是在1920到1930年期間,金門在這段期間建造的洋樓,都張貼有這類以花果等為圖飾的進口磁磚;只是張文帝洋樓連一樓大廳及兩旁廂房裡都大量貼有類彩色磁磚裝飾。

比較特殊的是,張文帝洋樓二樓左右大房在最角落處都設計有衛浴設備-蹲式馬桶,這是金門地區最早有套房設備的案例,在那個年代就有這樣新穎的觀念,殊為難能可貴。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7年/第18期(五月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