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最高權力機構國防委員會五月二十日宣稱,北韓已具備核彈微型化及核武攻擊能力,並已達到最高命中率的階段,不僅短程中程飛彈能準確擊中目標,長程飛彈也是如此。南韓軍方人士認為北韓這類為了嚇阻虛張聲勢,其實尚未能掌握發展核子彈頭的關鍵技術;尤其是洲際飛彈須具備重返大氣層的能力,南韓軍方指出北韓仍需數年時間才能研發此一高難度重要關鍵技術。
美國北美空司令部則認為只是時間的問題北韓即可成功縮小核彈頭,以配置於長程彈道飛彈上,用來攻擊美國本土。因而美政府計畫在南韓部署高空層區域反彈道飛彈系統(THAAD)以攔截北韓發射的中、長程飛彈。
北韓秘密研發核武多年,1994年柯林頓政府曾認真考慮「釜底抽薪」,動武摧毀其主要設施。已退休的卡特總統擔心引起中、俄干預而爆發更大衝突,乃主動請纓親訪平壤調停,與金日成達成共識:平壤停止提煉濃縮鈾,而由美、南韓、日提供能源及其他經濟援助。
但北韓化解美方動武危機後並未停止秘密研發核武,而且變本加厲。小布希曾多次敦促中共領導人江澤民對平壤施壓,但江推託「北韓核武是你的問題」,婉拒小布希的請託,小布希忍無可忍,2003年3月對江「亮牌」,說「美方將考慮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他對國會演講將北韓、伊朗伊、拉克定位為「Axis of evils」(邪惡軸心),並在2003年三月對伊拉克開戰。在同一時段美軍在東北亞有不尋常的軍事調度和部署,南韓政府似相信美方可能對北韓動武,並派遣外交部長到華府表達關切和異議。
最重要的是北京的反應和介入。江澤民嚴肅評估美國對北韓動武的可能性,乃一反以往事不關己的態度,大力說服北韓用談判化解軍事衝突,北京並「毛遂自薦」擔任「六方會談」(南、北韓、美、俄、日、中)的東道主,調停和諮商北韓「去核」和相關問題。經過五輪的多邊和更多次雙邊(美、北韓)的談判後,六方會談在2005年9月發表共同聲明,北韓承諾「去核」並將根據和配合美、南韓與日本提供北韓安全保障,外交承認及經濟援助的交換條件,而採取積極的無核化先行措施。
對北京和平壤,六方會談是欺敵的緩兵計,為避免美國動武,北韓簽訂共同聲明只是虛晃一招,在2007年即撕毀這一紙聲明,進行核武試爆和長程飛彈試射。
北京最擔心的是,如果美國對北韓動武,北韓政權可能崩解,帶動幾十萬、幾百萬難民湧入中國東北,造成不可預料的國際戰略與安全的衝擊。因此,北京主導六方會談,制約美國動武,可說是一大贏家,還得到華府的感謝和國際社會的讚賞。事後華府知道上當了,但再也不願重返六方會談,但動武已錯失時間,束手無策。
布希和歐巴馬都犯了重大策略上錯誤,幾乎企圖把北韓核武問題「外包」給北京,歐巴馬還以為習近平與胡錦濤有別,會更加努力約束平壤,這只是無知和一廂情願。其實,習近平認同解放軍將領重視北韓是中國戰略屏障的觀點;他曾表示中國抗美援朝是「一個偉大正義的戰爭,是為保衛和平與抵抗侵略」。北京並不擔心北韓擁核,美國也有許多情報顯示中國政府曾協助北韓研發核武和長程飛彈,解放軍鷹派將領認為北韓也是可牽制美、日有用的棋子,仍繼續支持北韓。美國另一心腹大患是北韓未來擴散和「輸出」核武。過去10年北韓曾秘密協助緬甸和敘利亞研發核武,其輸出到敘利亞的核子反應爐遭到以色列戰機攻擊而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