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尋找老台灣】台灣牛墟的故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尋找老台灣】台灣牛墟的故事

 2022-03-15 15:30
台南善化牛墟市集一景。示意圖/擷自台南旅遊網
台南善化牛墟市集一景。示意圖/擷自台南旅遊網

1624年,荷蘭人從印度引進耕牛之後,人力加上牛力,使台灣土地的開發更加快速,陸續到台灣的漢人,也在台灣找到新的天堂,在漢原交流下,漢人也把文化傳給平埔原住民,加快台灣平埔族漢化腳步,有了耕牛,土地生產力擴大,所以,更需要耕牛,因此,以牛稠為名的地方越多,販賣牛隻的牛墟也更多。

1899年,日本政府曾經統計過台灣的牛墟,從南到北一共有87座,現在,歷經百年變化,工業機器逐漸取代耕牛,耕牛也從農田裡消失了,而台灣的畜牧業養牛也是少數,乳牛也限制在農場活動,因此,當台南「牛稠仔車站」出現的時候,也勾起台灣人對牛的記憶。

台灣有一句俗話;澎湖女親像牛,形容早期的澎湖女性出外工作,頭巾蒙著臉,很像牛一般賣命,如今,這種景象也已經少見了。

台灣比較知名的牛墟有北港牛墟,其他還有善化牛墟、鹽水牛墟、岡山牛墟,以南部接近農村地區居多,但是,現在的牛墟已經不做牛隻交易了,轉變為現代市集。

牛墟顧名思義,就是賣牛的地方,不賣牛的牛墟,還是保留農村色彩,例如岡山牛墟,現在改名為岡山「籃籗會」,每一年的媽祖誕生日、中秋節,還有義民爺的誕生日,也會舉辦籃藿會,在會場上會販賣傳統農村的手工竹籃製品,農業時代的家具等等,當然,現代化的製造品反而更多了,牛墟也販賣中古舊貨,很多收藏家也喜歡到這些地方尋寶懷舊。


岡山「籃籗會」。示意圖/岡山區公所提供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