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歐洲之聲】俄烏危機離戰爭有多遠(一)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歐洲之聲】俄烏危機離戰爭有多遠(一)

——閑話三人行:萬潤南、廖天琪、田牧

 2022-02-16 14:47
閑話三人行。左起:廖天琪、萬潤南、田牧。圖/田牧製作提供
閑話三人行。左起:廖天琪、萬潤南、田牧。圖/田牧製作提供

編者按:俄烏危機,似乎沖淡了台海危機的熱點,成時下超強級世界危機,引起美俄中法德英等大國外交聚焦俄烏危機。

俄烏矛盾與衝突,始於2014年2月,因克里米亞事件引發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一場低強度的混合戰爭,對峙與衝突曠日持久,時緊時鬆遷延至今,近年來整個世界對俄烏事件似乎已經疲憊與倦怠,2021年年末因何烽火再起?

2月10日,拜登總統對留在烏克蘭的美國公民發出警示:美國公民必須馬上就走,美國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之一,而不是普通的極端組織,事情可能會變得非常瘋狂。拜登強調,一旦美俄交火,世界大戰就會爆發,「我們正處於截然不同的世界」。

「2月16日,俄軍很可能『全面入侵』烏克蘭」,這是美國媒體根據美國官方情報判斷發出的警示。

2月10日,俄羅斯官方表示:美國的有關說詞是子虛烏有的。自始至終,俄軍並沒有「入侵」烏克蘭的計劃,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國的精心布局,任何情況下,戰爭都不符合俄烏兩國的利益。

《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依此策略思維來論述,俄烏危機是地緣戰略之鬥?還是外交口舌之戰?還是雙方武裝力量之對決?抑或正像美國預警的是「入侵」式的攻城略池?見仁見智,與世人分享……

俄烏危機因何原因烽火再起?

廖天琪:台海兩岸與俄烏邊界,是當前國際上的兩個危險之地,各國媒體都有「憂慮與驚懼」的頻頻報導,說是「戰爭危險一觸即發」。台海危機與俄烏危機,等於是一個平行事件。

田牧:雖說俄烏衝突已持續十餘年,但是俄烏衝突的背後,真正逐鹿歐洲地域戰略的主角是美俄。

俄烏烽火因何再起?簡而言之,其背後就是美中俄的大國博弈。俄烏危機是美俄之爭;台海危機是美中對決,俄烏只是引子,台海才是關鍵。從美國的全球戰略來說,俄烏危機是美國導演的「伐謀」之策,怎麽說呢?

拜登執政前後,便提出建立國際民主聯盟,針對的是中國、俄羅斯專制極權政權。古人爭霸得論實力,沒有經濟實力,軍隊怎麽辦?糧食怎麽辦?就連論功行賞都拿不出像樣的獎勵。美國並沒有將俄羅斯放在眼裡,中國才是主要對手。

對美國來說,中國畢竟是龐然大物,不像面對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眾小國。專家們提出,美國必須放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戰略。拜登總統執政後適時調整政策與軍備,迅速結束反恐戰爭,從阿富汗、中東撤軍等,全部力量轉移至印太、南海與台海。

季辛吉在前幾年建議川普要「聯俄反中」,但一直受到美國建制派反對。拜登看到了「聯俄」之難,但他希望與俄羅斯恢復正常關係,與普丁建立聯絡,目的自然是希望俄羅斯安靜下來,不要在美中之間站到中國那一邊。

而美國的中國戰略,歐巴馬時期就開始布局「亞太再平衡戰略」。無論是川普的「印太戰略」,還是「南海航行自由」,都是針對台海安全,反對台海武力,或者一方改變現狀。所以眼下這個世界最缺乏安全、最讓國際關注的是台海。

前一陣,安倍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其實,這是日本二戰以來最大的隱憂。北面海路有俄羅斯卡著,台灣有事,南面海路被中共一卡,依賴於輸入資源的日本,依賴於美日同盟安全保障的日本,豈不就陷於經濟、軍事的困局之中。

最早提出「印太戰略」的是安倍,稱之為「自由與繁榮之弧」戰略。川普不願意沿用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採用了安培的「印太戰略」。中蘇、以後的中俄,長期存有歧見與嫌隙,日本在中俄之間遊刃有余。「俄中組合」(拉夫羅夫的語言)對日本來說,警示嚴重的安全危機。

去年6月16日,普丁和拜登在瑞士日內瓦的首次峰會,一度萬眾矚目。美國的目標是與俄羅斯建立「穩定」和「可預測」的關係,「一個更可行的目標是測試彼此的紅線在哪裡,彼此都理解認識到對話才是走出關係最低谷的最佳途徑。」


2021.6.16拜登(左)與普丁(中)於日內瓦會面。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美欲維持與俄的「穩定」和「可預測」關係,空口無憑,以什為證呢?6個多月後始露端倪。

2021年12月30日,普丁和拜登舉行電話會談,普丁介紹了日前俄向美提交的安全保障相關文件草案所依據的原則,強調美應該就北約停止東擴,及不在俄邊境附近部署威脅性武器系統向俄提供法律保障。這就是日內瓦峰會的答案,普丁希望「以契為證」。

為了配合這樣的談判,普丁自然會在俄烏邊境擺局。道理很簡單,美國希望搞定美俄關係,使俄在美中矛盾中維持緘默。這就給了俄羅斯一次30餘年來忍辱負重的反擊機會,普丁當然不會放過,開出了「契約」逼美就範。

在「契約」面前,美國犯難了,倘若同意這個「契約」,自然北約、歐盟受屈受辱,尤其是原來華沙條約俄羅斯周邊國家更不會同意,諸如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等國,會引起很大的反響。

美俄雙方為了互相施壓,便在俄烏邊境擺了這一局。

在我看來,美國真正的目的,也如同抽身阿富汗、中東一樣,安撫俄羅斯,轉而集中力量放到印太、南海、台海區域,與中國博弈與對決。

這也就是《孫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謀」,即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緣政治策略謀略一局。問題是拜登不幸踢在了普丁這塊鐵板上,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廖天琪:我覺得俄羅斯與烏克蘭問題,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這背後有很多其它問題,或者說是奧妙。我的感覺現在整個世界各方面的勢力均衡似乎失衡了,美國拜登因為國內有很多很多問題,你看看它的疫情現在完全失控,他沒有辦法對付;美國整個經濟生產秩序、經濟發展計劃,其實也沒有辦法落實、修復與恢復;在這樣的重重困局中……拜登必須在國際上拋出一個更大的議題吸引眼球,在台海、在印太區域製造一個危機,但又不太願意由美國首先挑起事端,冒出頭來,所以拜登希望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爆發危機。

拜登說要派軍隊、派3萬美國兵到歐洲來,現在已有8500美軍到了波蘭境內。我覺得這些都是假議題,不是真正的,事實上美國是想在歐洲那邊製造一點危機,再在亞洲製造一個危機,造成俄國與中國兩大勢力沒有辦法結合在一起了。俄國要在歐洲對付北約國家和美國,中國要在亞太地區來面對美國結合的其他各方勢力,比如說奧庫斯(澳英美組成的AUKUS)勢力,等於是把他們的力量分開與拉開。我其實沒有更多、更清晰的看法,我覺得這是一個世界局勢的彼此牽制,彼此牽動。比如說我覺得現在根本不可能在烏克蘭那邊發生真正的衝突,只可能是小小的局部衝突,但是絕對不會爆發大的衝突。普丁不是在中國嘛,他在那邊重要的事情多的是,他不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的,而且俄國跟德國之間有這麽重要的北溪線的項目合作,它是不會扯破臉的。(待續)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