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蘭陽平原藝術星空─楊乾鐘繪畫與美育座談會(上篇)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蘭陽平原藝術星空─楊乾鐘繪畫與美育座談會(上篇)

 2020-06-23 12:43
楊乾鐘老師作品,龜山島日出,油畫,1973年。圖/楊乾鐘家屬提供
楊乾鐘老師作品,龜山島日出,油畫,1973年。圖/楊乾鐘家屬提供

2020年6月13日上午於宜蘭美術館舉辦楊乾鐘繪畫與美育座談會,這場座談會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與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合辦。

這場座談會特邀任教美育40餘年的蘇振明教授擔任主持,相關與談人有策展人李欽賢及楊乾鐘學生代表藍榮賢、楊其文、林耀南、黃美連等人。本篇文章由宜蘭美術館李暐羚小姐整理,民報特轉登當日座談會歷程及結果,以與讀者分享。

一、開場致詞:

宜蘭縣政府代表─陳志信秘書:

很開心能在宜蘭美術館舉辦楊乾鐘老師的展出與活動。今日在美術館,能邀請到有識之士及認識楊老師的親友學生們,來一起懷念楊乾鐘老師,認識這位宜蘭美術界非常重要的推手。我本身也是頭城人,住在楊老師家對面的巷子底,前幾年很榮幸有機會回到頭城服務,因此跟楊乾鐘老師的公子─楊樹仁老師有了接觸,經常看到楊樹仁老師在街上掃路,無怨無悔地公益服務,我們可看出他子承父教,對地方的堅持與付出。當時我在頭城鎮公所任職,曹乾舜鎮長對老街的活化為施政的重點之一,因此結合頭城四大名家─盧纘祥、康灩泉、楊乾鐘及李榮春的創作元素,溶入老街設計中,其中「小說巷」以李榮春的著作來呈現;「藝術廊」自然是展出楊乾鐘老師的畫作。


宜蘭縣政府代表─陳志信秘書。圖/宜蘭美術館提供

去年楊樹仁老師曾很高興的跟我說,之後會在宜蘭美術館辦理楊乾鐘老師的畫展,我們也都很期待,如今大家期盼的展覽已在美術館跟大家見面,但楊樹仁老師卻無法看到,成了唯一的遺憾。我們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引領民眾認識宜蘭在地早期有貢獻的創作者或先驅者,讓大家知道宜蘭是個人文薈萃的地方,也是藝術家的群聚樂土。在此特別代表宜蘭縣林姿妙縣長,感謝策展人李欽賢及財團法人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的鼎力協助,祝福大家心想事成、展覽順利圓滿。

財團法人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代表─陳永興董事長:


圖/宜蘭美術館提供

我們財團法人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是登記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所以我們對宜蘭地方上的藝文活動,都非常願意盡一點棉薄之力來協助。本次座談的主角─楊乾鐘老師,是我們宜蘭的前輩畫家,亦是美術教育家,他對宜蘭在地的美術教育有很大的貢獻。這次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發現他在宜蘭故鄉每一個景點幾乎都有留下畫作,甚至在北臺灣(如淡水)等景點亦有留下紀錄,晚年到歐洲旅遊也留下了很多的作品,這些都是宜蘭人共同寶貴的資產。今日,由蘇振明教授主持,邀請了多位美術界的專家與學者來為我們介紹與解析,讓我們能夠更深入了解楊乾鐘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貢獻,最後感謝大家今日前來參加座談,在此預祝未來展覽順利成功。

二、主持人引言: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所─蘇振明教授


圖/宜蘭美術館提供

首先介紹今日座談會在場發言來賓: 除了策展人李欽賢教授,還有楊乾鐘四位學生代表,首先介紹藝術家藍榮賢先生、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楊其文校長、蘭陽美術學會林耀南理事長、黃美連美術教師。另外我也邀請兩位跟楊乾鐘有互動經驗的發言者,一位是東之畫廊負責人劉煥獻先生,另一位是楊乾鐘任教於台北中國工專(現名中國科技大學)學生呂學偉建築師。

楊老師一生在藝術上有兩個主要角色,一個是藝術教育者,另一則是藝術創作者,就我看來前者比後者更為重要。接著我從楊乾鐘老師參與藝術教育和藝術創作畫冊編輯的五個時期代表作來進行賞析。這次的座談會,定名為「圍爐話楊乾鐘」就好比是我們坐在這就如過年圍爐一樣,一同來追思、懷念、致謝楊乾鐘老師。而大標「蘭陽平原藝術星空」是感念楊乾鐘老師不計較自己的個人成就,用他的生命奉獻於宜蘭的美術教育,培養了多位美術人才,如繁星般照亮了宜蘭,奠定了宜蘭深厚的藝文底蘊。

1.「鐘聲響,課後原鄉情」主題系列:楊老師從他的故鄉頭城開始畫起。首先從《我的畫室》中,看楊老師畫自己的工作場域,是一個整潔、乾淨、管理有序的樣子;接著在《漁夫》畫中傳達出一種心情,透過畫筆展現漁夫撒網的神情,隱含了他對未來學生的期待與回應;用《盧纘祥宅邸大池塘》一圖對他的大恩人盧纘祥縣長以示感恩;在《老家後院窗臺》,則就地取材畫出了當時的生活面貌,畫出了楊老師的真性情。

2.「外地新視野」主題系列:這裡要介紹楊老師離開宜蘭到外地去,是如何被大故鄉「臺灣」吸引。在《高雄半屏山》中,以簡約的方式描繪了半屏山的風光特質。《北門》,則見證了臺北的歷史。《觀音山夜色》一圖中,呈現出觀音山朦朧帶有波濤的感覺。在《淡水風光》中,運用現代的分割手法畫出觀音山、教堂、漁網等景物,這種實驗性表現,應是想讓學生知道藝術的風格演變與時代軌跡。


廖繼春作品,龜山島晨曦。圖/東之畫廊提供

3.「師承廖繼春色彩樂章」主題系列:廖繼春是臺灣師大美術系改制後的本土籍教授,是楊乾鐘老師當年讀大學的恩師,他對楊乾鐘的作品風格有很大的影響。如在《龜山組曲》、《聖馬可教堂廣場》中的用色,呈現出如詩如畫的色彩表現,就是師承廖教授的手法。廖繼春過世後,楊乾鐘以學生身分創作了《向廖繼春老師致敬》的油畫,以示對老師的懷念。


廖繼春老師過世後,楊乾鐘以學生身分創作了此幅《向廖繼春老師致敬》的油畫,以示對老師的懷念。圖/楊乾鐘家屬提供

4.「室內景物明暗對比」主題系列:1957年的早期油畫作品《晚餐》,以暗淡的色調顯現臺灣人的原鄉味道,也是楊乾鐘早期油畫代表作。《自畫像》中穿西裝打領帶正坐的楊老師,看起來心情有些沉重,並無一般藝術家特有的浪漫情懷,因他要展現的是自我對家鄉未來發展的期待。《正在閱讀的女兒》畫中色彩以藍色調為主,並有著強烈的明暗對比。《黃花白瓶》水彩小作品,雖然構圖簡單,但聊聊幾筆顯現出簡約半抽象畫的大氣。

5.「接地氣直繫抽象」主題系列:這區的作品是從石川欽一郎摹寫到抽象畫試探,如《市場》中繪畫的人文聚會所,是以新的手法構圖,因此有大量的留白,也顯現出畫者揮筆時不斷的思考。《線的滑動》中用滴跟流產生繩索掉落之感覺,是實驗試探之作。《圓之旋律1》用水彩的乾筆、濕筆,流動與不流動,營造出溫潤乾燥的筆觸,有如音樂詩篇,有種能量在其中擴散、釋放。《抽離形象》是一幅畫在木板上的油畫,畫中有色彩與筆觸的對抗,也有宜蘭海浪的衝擊聯想,是一幅耐看的抽象畫。

透過楊乾鐘展場五大主題系列的觀賞與篩選,我重複的觀賞上述代表作,覺得楊乾鐘身為美術教師,他不斷地為學生找出從具象到抽象的畫理,從基礎到表現的繪畫學習系統。他又以宜蘭畫家的角色,從鄉土描繪出發,又帶著畫筆跨入全台邁向國際畫壇。總括來說,楊乾鐘是一位認真的宜蘭美術教師,也是一位不斷自我成長的畫家。

一、 策展人李欽賢教授談楊乾鐘:


圖/宜蘭美術館提供

我很榮幸能擔任這次策展人,當然我很早就知道楊乾鐘在宜蘭擔任美術老師。在1960年代,臺灣只有28所大專院校,其中包含三年制專科學校,有世界新聞專科、銘傳、實踐、國立藝專等校。當時大專聯考有十萬考生報考,每年錄取大概三萬名。而這28所大專院校中,只有三間學校有美術系,分別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學院與國立藝專。在那個年代,全臺有兩間學校考入美術系最多─第一間為楊梅中學,美術老師為曾現澄老師,他很會指導學生考上藝術系;另一間就是頭城中學,當時的美術老師就是楊乾鐘老師,可見他對宜蘭美術教育的貢獻有多大,所以今日我們在此圍爐話楊乾鐘,就是要述說他是如何造就了宜蘭的藝術星空。

宜蘭美術館因為知道楊乾鐘在宜蘭美術教育的地位,特別邀請我來策展。但我很惶恐,因為在此之前我很少看到楊乾鐘老師的作品。大約50幾年前因藍榮賢的介紹,而認識楊乾鐘老師。由於楊老師經常閱讀日文書,尤愛現代藝術理論的日文書籍,不時詢問我關於書中的日文名詞該如何轉譯中文較為適當,但那些名詞對我來說也是相當難懂,一直到楊老師過世之後我才弄清楚。原因在於,1970年代的中文並沒有相關的詞彙概念,如日文中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由英文identity直譯日文)一詞,是「認同」的意思,而「認同」此一詞彙是1980年代才出現,如知名作家葉石濤描寫臺灣戰後國族認同的錯亂。還有日文中的「イデオロギー」(由德文ideologies直譯日文)一詞,則是「意識形態」的意思。之後,楊老師參與設計臺北市市徽,看了一些關於設計的日文書籍,裡面的「エンブレム」 (由英文emblem直譯日文)一詞,也真的不太容易翻譯,後來才得知是商標裡「標誌」的意思。雖然有這樣的緣故常與楊老師接觸,他卻很少談創作理念,所以這次策展非常感謝家屬的配合幫忙,將所有作品編號並攝影記錄,讓我得以從中找出脈絡與策展方向。

籌備過程中,看到很多作品都沒有落下年款,如有個單元「室內景物明暗對比」,這可能跟他的個人心理與時代背景有關。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施辦,政府開始規定「縣辦國中,省辦高中」,而楊老師身為頭城中學的創校功臣卻無法擔任校長,後轉至羅東高中任教。在1955年與美國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臺灣是世界各國中拿到美援最多的國家,國家因此安定下來,在此背景下使得前往美國的留學生增加,美國的文學作品也大量流入臺灣,如海明威的《戰地鐘聲》、《戰地春夢》等書,裡面描寫美國人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抱持十字軍的心情來到歐洲,卻看到了殺戮戰場,產生了厭戰心理,因此當時1920年代被形容為失落的一代。而這些想法與理念也影響到臺灣的學生,特別是戰後來臺的少年,在1960年代已經是青年了,他們覺得自己是失根的一代,對當時臺灣的文化氛圍影響很大。楊老師的心情加上時代氣氛,在他的作品中顯現出來,有很多作品都偏向暗色,其中的明暗對比應是他內在心情的反射、失意的獨白以及心靈的出口。以上為策展論述中並無敘述,特別在此補充。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